春天易過敏 喝茶飲緩不適 
春天到來,在這種乍暖還寒的時刻,由於溫差大,許多人會出現過敏情形,莊雅惠中醫師表示,除了就醫之外,其實可透過喝中藥茶飲來緩解不適,例如浮萍具有止癢功效,刺五加可抗發炎,只要簡單沖泡一下就能代茶飲用。以下茶飲做法皆相同,先將材料分為4份,每次取1份,放於保溫杯中,加250~300c.c.熱水沖泡,燜約5~10分鐘後,即可代茶飲用,可再回沖1次,1天內喝完即可。
早睡早起,可減緩過敏的不適。資料照片
中藥材 退火減敏
春天到來,在這種乍暖還寒的時刻,由於溫差大,許多人會出現過敏情形,莊雅惠中醫師表示,除了就醫之外,其實可透過喝中藥茶飲來緩解不適,例如浮萍具有止癢功效,刺五加可抗發炎,只要簡單沖泡一下就能代茶飲用。以下茶飲做法皆相同,先將材料分為4份,每次取1份,放於保溫杯中,加250~300c.c.熱水沖泡,燜約5~10分鐘後,即可代茶飲用,可再回沖1次,1天內喝完即可。
早睡早起,可減緩過敏的不適。資料照片
響應3/12世界青光眼日,昨(11)日奧比斯防盲救盲基金會指出,青光眼是全球致盲率第2高的眼疾,僅次於白內障,呼籲及早發現青光眼並治療,以免導致失明危機。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醫師表示,若已確診有青光眼,應遵從醫囑持續治療,待病情穩定後也應每3個月回診1次,且日常避免熬夜、大量飲水、趴睡等,以免眼壓升高,加劇視神經惡化程度。
呂大文醫師建議青光眼患者,日常應保持充足睡眠、少熬夜,睡覺時避免採趴睡姿勢,若要側睡也不要朝患側,否則長期間壓迫眼睛,會使眼壓升高,最好採仰睡且用枕頭將頭部墊高30度,可幫助眼睛降壓。
多吃含抗氧化物蔬果如藍莓,能減緩自由基對視神經傷害。資料照片
此外,避免高油、高糖、高脂肪食物,可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幫助護眼,如藍莓、木瓜、胡蘿蔔、深綠或黃色蔬菜等,注意飲水或喝飲料時要採少量多次,單次飲水量以200c.c.為限,以免一次灌太多水而影響眼壓變化。
服藥和保健品或補品 注意可能會反效果
送健康禮盒,應要確認是否適合服用,以免保健不成反傷身。亞東醫院藥師許嘉芬表示,每人健康狀況不同,尤其服藥患者有可能因藥物與保健食品交互作用而傷身,對產品有疑慮的人、初次吃某項補品及慢性病患者,可先向藥師諮詢。
許嘉芬藥師舉常見保健食品為例,像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有服用抗凝血劑Warfarin,與維生素E、人參、銀杏交互作用,易增加出血危險;氣喘患者常備的支氣管擴張劑,與含咖啡因食物作用會加強藥效,增加身體負擔;正在服用抗生素或鐵劑的人不宜再吃鈣片及喝牛奶,交互作用下會降低藥效。
近來氣溫忽冷忽熱,容易使免疫力下降,台大醫院疼痛科醫師孫維仁表示,近來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患者求診較平時增加2~3成,由於此種疼痛幾乎無法治癒,建議可使用局部麻醉貼布緩減疼痛,藉此抑制神經過度表現,又不致影響肝腎功能,若疼痛部位不方便使用貼布,才考慮服用止痛藥。
免疫力差容易引發帶狀皰疹,據統計,70歲以上的老年人7成皆曾罹患帶狀皰疹,主要是因為年紀愈大、免疫力愈差,其他如化療患者、重感冒者,因免疫力差也是危險族群。
台南府城下大道米糕滿月油飯美食
台南美食特色不勝枚舉,最近逛了一下台南夏寧路(台南最熱鬧的美食街之ㄧ),心血來潮轉過永華路再轉入康樂街去參觀一間有電梯的菜市場(保安市場電視訪問報導過),參觀後肚子鬧空城,於是想在附近吃個東西,就在轉角康樂街的一家米糕店,剛好老闆娘熱情親切推薦下大道的特色竹葉米糕,這家老字號米糕店印象中好像聽過,因為記得不知甚麼時 候有聽過別人稱讚這家美食竹葉米糕,如今品嚐後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因為一般米糕沒有特別竹葉香味,而且米糕上的肉燥很入味,難怪下大道老闆娘,竟然連米糕油飯都有做禮盒可以宅配到家
.
起床血壓高 較易中風
氣溫低易造成血壓不穩,台灣高血壓學會祕書長王宗道醫師表示,據估計台灣約有430萬名高血壓患者,是普及率最高的慢性疾病,而血壓不穩易造成中風、心肌梗塞,其中又以起床時最易發生。
王宗道醫師表示,一般建議高血壓患者應每天早晚測量血壓,由於每個人的生活作息不同,因此所謂的早晚量血壓,是指起床後與就寢前,每天量血壓的用意除了解病況變化外,若發現起床後的血壓值經常偏高,就要特別當心,回診拿藥時應跟醫師說明,因為根據臨床經驗來看,若起床時血壓高,較容易引發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推測可能與起床時交感神經較旺盛,易使血壓突然飆升所致。高血壓患者應定期量血壓。
王宗道醫師表示,如果做不到每天測量血壓,至少回診的前7天要每天測量,才能在回診時與醫師討論病況,進一步判斷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在家中測量血壓心情較為放鬆,因此結果比醫院測量更準確,所以更具參考價值。
轉載自蘋果日報
身材苗條減肥致勝關鍵 調整飲食及運動習慣!!
現代人追求身材苗條已成不可擋的趨勢,除了外表美觀之外,健康更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坊間減肥藥物、電療、埋線等減重方法盛行。然而臨床經驗發現,減重最忌一蹴即成的懶人減肥法,因為快速減重的結果往往失敗,就算獲得些許效果,減少的體重大多很快恢復,而反覆減重的結果便是勞財又傷身。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主任馬易世特別強調階段式減重的觀念,藉由健康減重三步驟逐步落實減重計畫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一階段,調整飲食習慣。馬易世認為「只吃三餐、減少主食」的概念是這一階段的主軸。減重並不建議節食,過度的節食往往容易暴飲暴食,更可能為身體帶來嚴重的後遺症。建議三餐正常、營養均衡,但需減少米飯、麵食、饅頭、麵包、根莖類等澱粉類主食的份量,並且嚴格遵守不吃零食、不喝含糖飲料、避免重口味飲食、肉類去皮、蔬菜瀝乾油水等規則。第一階段的飲食調整雖然最難達成,但卻是最關鍵的步驟!若沒有養成良好與正確的飲食習慣,結果不是弄垮身體,便是很快地恢復體重。
第二階段,體質調理。中藥的使用可緩和減重過程中產生的不適,例如倦怠、便秘等症狀,或是調整如宿便、水濕、寒濕、濕熱等容易肥胖的肥胖體質,然而這一階段必需藉由專業中醫師臨床經驗的幫助才能獲得正向的效果。